華為OceanStor存儲助力醫院加速智慧醫療建設

  成功案例     |      2022-11-25 16:58:56

近年來,醫院加速了智慧醫療的建設與探索,通過全閃存解決方案構建起開放性的智慧醫療基礎平臺,為后續患者就醫體驗提升、智慧醫療生態圈等夯實了堅實基礎,走出了一條既穩又快的智慧醫療之路。

智慧醫療的項目建設背景

2018年,國家頒布《關于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多項促進“互聯網+醫療”建設的指導方針,其中提到,逐步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發展,優化改造患者就醫流程,提高患者服務體驗。從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到衛健委《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最近幾年一系列的政策都在鼓勵與推動以“互聯網+”為手段、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院建設。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充分證明了數字化技術在科技抗疫中的重要作用,也加速驅動著醫院等醫療機構從數字化醫療走向智慧醫療。

為什么需要智慧醫療

當前,我國醫院在內的大部分三甲醫院普遍都在加速向智慧醫療轉型,醫療數據加速互聯互通、共享與分析,各種業務系統有望更好進行協同與運營,以及精細化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醫院之所以在當前加速智慧醫療的建設,主要是因為數字化轉型正在強有力驅動著醫院變革。

從醫院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的角度來看,很多三甲醫院擁有多年的建設經驗,都經歷了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化醫療的建設階段。比如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階段,醫院重點進行了以收費和醫院為管理的HIS系統的建設,并持續完善了像LIS、PACS、EMR、HRP等業務系統的建設。

而在數字化醫療的階段,醫院則圍繞結構化電子病歷進一步推動醫院的影像、診斷、臨床檢驗等業務的數字化。隨著三甲醫院大量復雜的業務系統逐漸數字化,業務彼此之間的互聯互通、協同運營就成為最大的需求,此外像5G、大數據、數據湖、云計算、AI等新數字化技術的興起,讓智慧醫療的建設步伐開始提速。

而從業務需求層面來看,三甲醫院全面向“以患者和提高服務質量為核心”轉型,將5G、大數據、AI等最新的數字化技術與醫療服務進行深度融合,將醫療管理、科研和臨床服務體系變得更加智慧,以達到大幅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的根本目標。

為此,醫院結合當前醫院發展趨勢,打造了自身的智慧醫療理念:

首先,以服務患者為本,通過搭建開放性智慧醫療基礎平臺,大幅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

其次,分散在各個醫療業務系統中的數據需要走向融合,進行集中管理、挖掘,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進一步支撐管理層的輔助決策;

第三,聚合合作伙伴,整合先進的解決方案,構建其智慧醫療生態圈,共同給醫院提供智慧醫療整體解決方案。

在智慧醫療理念的驅動下,醫院開始著力打造數字底座,以支撐智慧醫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數據存儲是智慧醫療的數字底座

數據流動且形成業務閉環,方能帶來價值。

智慧醫療本質就是通過數據的融合、流動、共享與分析,形成業務數據的閉環,進而驅動智慧醫療的業務與服務創新。東方醫院認為,在現階段的智慧醫療建設中,數據分析和外聯平臺是重中之重。

所謂數據分析,就是將數據分析全面融入到臨床、醫學科研、醫療服務質量、基因數據等日常醫院業務之中,進一步提升效率和服務質量;而外聯平臺則需要與醫聯體平臺、醫保平臺、人口健康平臺、區域影像中心、互聯網+業務緊密聯系,實現跨醫院的醫療協同。

無論是數據分析還是外聯平臺,其核心都是基于數據。醫院認為智慧醫療的建設需要院內信息中心和大數據中心共同驅動。院內信息中心承載著大量的業務系統,是數據生產區,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業務數據,并且流向大數據中心,在大數據中心經過分析之后,進一步反哺各項業務,提升輔助診斷的能力。

事實上,醫院智慧醫療就是希望打造業務數據閉環,讓數據可以更好地流動、服務業務。在這其中,承載院內信息中心大量業務系統的數據存儲可謂是至關重要。以2019年為例,醫院其門急診量近300萬人次,日均門診量超過9000人次,HIS、LIS、RIS、EMR等核心生產業務每天會產生大量的業務數據。

數據存儲的穩定可靠與性能高低,直接決定著智慧醫療建設的可持續性。當前,對于大部分三甲醫院來說,最重要是保持醫院各項業務系統穩定可靠,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智慧醫療相關的業務創新。在《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2018試行)》中對各種業務系統的等保等級提出了明確要求,像三級甲等醫院的關鍵業務系統RTO需要小于15分鐘,RPO需要小于10分鐘。

以HIS核心業務為例,HIS系統是覆蓋醫院所有業務和業務全過程的信息管理系統,包含掛號、定價、收費、處方,以及人力資源、財務等,是貫穿整個醫院最核心的業務系統,屬于結構化數據為主的復雜生產交易類業務。承載HIS系統的數據存儲一旦出現故障或者性能不佳,將牽一發而動全身,嚴重影響到整個醫院的運轉。

                               

醫院認為,數據存儲就是智慧醫療的數字底座,穩定可靠、創新高效是醫院對于數字底座的核心訴求。其中,穩定可靠需要數據存儲系統可靠性高,讓業務連續性有保障,數據有備份保護,業務可以平緩遷移;創新高效則需要數據存儲性能好,技術具有前瞻性,既可以滿足當下各類業務系統的性能需求,又可以滿足醫院IT系統長達8-10年的更新周期。

全院智慧醫療基于華為高端全閃存架構設計實踐

事實上,醫院原有承載HIS等核心業務系統的數據存儲系統由于使用年限很久、技術落后,已經很難滿足其智慧醫療建設需求。比如,原有數據存儲系統性能已經嚴重不足,業務系統運行緩慢,響應時間在高峰時期超過30秒,開始影響醫院各項業務的正常運作。又如,原有數據存儲系統不具備雙活等保護功能,存在較大的隱患;還有,原有數據存儲系統在技術上落后,擴容能力差,無法支持智慧醫療帶來的海量數據增長的容量需求,不支持NAS和SAN一體化,無法對多種業務進行響應。

醫院認為,HIS系統是一個覆蓋醫院所有業務和業務全過程的信息管理系統,是醫院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礎。傳統的HIS系統已經不能滿足智慧醫院的建設要求,需要以智慧醫院建設為目標,重新進行設計和規劃,對數據質量、業務流程和系統互聯互通等方面進行系統化整改;同時,在IT基礎架構方面也需要進行重新規劃和建設,與升級改造后的HIS系統相匹配;IT基礎架構需要具備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同時兼具靈活性,切實滿足智慧醫院的建設要求;像HIS系統這種核心業務的可靠性增強是永恒追求,讓診療行為不中斷、業務操作不卡頓、安全威脅不擔憂;同時,方案需要滿足兩地三中心的容災規劃建設,最終實現同城雙活        + 異地容災體系,增強業務連續性保護,較好的滿足監管要求。

為此,醫院采用了華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產品構建的智慧醫院全閃解決方案來構建智慧醫療的數字底座,確保智慧醫療的發展既穩定又快速??紤]到同城災備機房和異地災備機房建設進度,整個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

具體來看,當前三甲醫院無論是掛號、候診,還是分級診療、大數據醫療應用都對HIS系統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醫院數字底座基于華為全閃存構筑,利用全閃存的優勢,大幅提升了業務系統效率,實現了毫秒級的業務響應;與此同時,華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產品除了匹配全閃存的硬件架構,還采用創新的端到端深度優化的全自研閃存架構設計,包括面向閃存的CPU多核優化,cache自適應算法,SSD自研算法及驅動等實現系統內軟硬件深度融合等,將全閃存存儲性能發揮到極致,保證用戶關鍵應用實現極致性能體驗,幫助核心業務輕松跨入全閃存時代,大幅降低了組網難度,并且減少了故障點,讓性能更優。

此外,華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產品構建的智慧醫院全閃存解決方案采用了AA架構,可確保任意數據中心故障后業務的快速拉起,真正做到了RPO與RTO為零,確保核心業務7*24不中斷;CDM連續保護技術可以為本地和災備中心同時提供數據連續保護,雙重保護確保數據與業務的快速恢復;更加重要的是,所有流程均為可視化管理,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簡單便捷的管理。

醫院在采用了華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產品構建的智慧醫院全閃存解決方案之后,業務高峰期壓力大幅下降,掛號、候診和取藥時間有著顯著改善,業務響應時間從過去超過30秒降低到如今的3秒左右,實現了高峰期掛號不卡頓、全天候接診不中斷。

全閃存解決方案為智慧醫療保駕護航

大型三甲綜合醫院,業務量及業務體系龐大,醫院核心業務的穩定可靠尤為重要,而隨著智慧醫院的快速發展,數據存儲的穩定可靠與性能高低,將直接影響智慧醫療建設成效。華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產品構建的智慧醫院全閃解決方案,完美解決了醫院當前HIS核心業務系統在運行時遇到的性能不足,業務卡頓等問題,助力醫院構建面向云服務時代的開放和共享的數據架構,也保障了數據的可靠性和業務的連續性,為東方醫院快速實現智慧醫療保駕護航。